抗美援朝美国战俘为何宁愿去中国也不回国

  核心提示:温纳瑞斯在战俘营待了将近3年,与志愿军朝夕相处。后来谈起战俘营生活,温纳瑞斯对志愿军充满感激和敬佩之情。他说:“我所以由敌人 变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我所以要留在中国,首先是由于志愿军。志愿军善待俘虏,把我们当朋友、当兄弟,教我们认识真理,热爱和平。”他回忆道:“1950年 志愿军入朝作战,美国依仗他们的空中优势对志愿军进行‘空中绞杀’战,狂轰滥炸交通运输线。

  


  中国物资运不上来,河水都结冰了,志愿军还穿不上棉衣,有的穿草鞋打仗。但志愿军却想办法保证战俘穿得暖和,战俘们棉衣、棉帽、棉鞋、棉手套,又新又 厚。战俘的伙房与志愿军的伙房离得不远,志愿军在那边吃玉米、高粱窝窝头和炒面,战俘们在这边却吃大米、白面、肉。美国飞机来轰炸,志愿军首先把战俘转到 安全的地方,自己在野外站岗放哨。有一天,一辆马车冒着飞机的轰炸向战俘营飞跑,来到战俘营停下了,没人下来。我们跑过去看,只见满车战俘生活物资,赶车 的志愿军战士满身是血,倒在车上死了。战俘们哭了,脱下帽子致哀。”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获了成千上万的“联合国军”士兵。 1953年7月,有 21名被中国军队俘获的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自己的国家,而是选择到中国生活居住。事件公开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后来,这22名战俘中 有一名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的美军战俘一直留在了中国,在山东省济南市生活了50年,人们都习惯称他为“老温”。2004年,温纳瑞斯在山东济南去 世,享年82岁。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先后给他敬献了花圈。

  被俘时初次感受中方的温和态度

  入伍后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在太平洋上当了5年兵后,复员回到了美国。

  不料,二战结束后,美国又爆发了经济危机,到处都是工人罢工。温纳瑞斯先是找了家电影院当服务员,后又当过炼钢工人、纺纱工人、建筑工人、饭店酒吧的服 务员,并不断失业。为了生活,温纳瑞斯又跑到离家两千多公里远的加利福尼亚州一家汽车制造厂里当工人。这时,朝鲜战争爆发。在生活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温纳 瑞斯只得再次报名去当兵。当时,温纳瑞斯想与政府签合同,要求只在国内当兵。但美国政府规定:当兵一定要去东方,到朝鲜战场去当补充兵。

  


  这年9月6日,温纳瑞斯第二次穿上了军装,两个月后去了朝鲜,时年28岁。温纳瑞斯同大批的美军一起,被派到38度线以北的平壤地区。

  1950年11月底,美军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李承晚军队引诱到预定地区后,发起了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战败四处溃逃。

  当时朝鲜的冬天特别冷,达到零下42℃。11月27日,美军部队开始后撤,道路泥泞,志愿军切断了美军的后路。温纳瑞斯亲眼看到联合国军中土耳其士兵被志愿军打得败下阵来,整个军队士气低落。

  凌晨两点多钟,突然,一阵志愿军冲锋号猛然响起,划破夜空。温纳瑞斯和几名士兵躲进一辆坦克后,害怕得浑身直发抖。

  天快亮的时候,温纳瑞斯和一名墨西哥籍的士兵爬到一个深山的山洞里藏身。山洞里的冷气几乎要把他们冻死,可他们又担心成为叫中国人的俘虏而被枪杀。因为当官的一直告诫他们说,一旦被志愿军俘虏就意味着必死无疑。

  挨到下午4点半的时候,温纳瑞斯听到附近有人说话,探身一看,发现一队志愿军押着几百名联合国军战俘,在附近的一所民房周围坐了下来。这时,他看到一个 志愿军拿着一大捆钱送给朝鲜老百姓,买了一些白菜、大米、猪肉和辣椒等吃的东西,做给俘虏吃。亲眼看到如此真切的情景,温纳瑞斯很不理解,感到不可思议: 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军队?这些东西去拿去抢不就行了吗,根本用不着花钱买。眼前发生的事和美军的宣传截然不同,美军的宣传给温纳瑞斯等造成的印象是:志愿 军要用共产主义征服全世界,让他们当奴隶。